「邁向 AIoT 意象牆」作為工業史蹟館入口意象,串連起台灣工業的過去與未來:以素模的形式展示過去到現代的台灣的工業產品:1940 年代的雨傘,1960 年代的腳踏車,1980 年代的電子產品等。當動力雕塑啟動,推動浮現「AIoT」字樣後,AIoT 的影響力開始向外擴散感染各個物件,透過投影動畫疊合素模物件,原本靜態的物件彷彿活過來,物品開始和彼此對話溝通串連。描繪出在AIoT趨勢下,對台灣工業未來的想像。
實體機構設計 (Tangible Design)
除了素模對位投影外,還設計了「軟材質動力雕塑」的科技藝術表現手法,以最新實驗技術,運用可延展的材質結合馬達推進,並用程式控制不同位置的圖像在特定時間點浮現出來,讓平面圖像變立體呈現大標題「AIoT」,並輔以投影的燈光效果強化,成為入口的一大亮點。
當參觀民眾從右到左進入展場,感應啟動 AIoT 牆面作動,就像從台灣工業的過去走進當代。牆面上的實體物件,如早期的樟腦、1960 年代的紡織、1980 年代的網球拍、1990 的機械產品、2000 的電子產品等,逐步與 AIoT 相結合,呈現例如結合紡織成衣成為智慧衣,智慧衣靠著感測功能,依據環境溫度的變化自動控溫禦寒等未來可能性。動畫總長 60 秒,表達 AIoT 賦予物品彼此溝通串連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