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人對茶的想像是遼闊的,熟悉的冬瓜茶或杏仁茶,有別於一般認知的茶葉茶,皆以植物的不同部位熬製為「茶」。我們觀察飲用這些茶飲的民俗習慣,將其轉化為創意茶食,外型抽離了原來食物的樣貌,試著讓感官在陌生與熟悉之間探索。
《尋常茶》選用生活裡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茶飲,透過茶食的設計與特色的選茶,連接起發現臺灣常見茶飲的文化旅程;結合設計、文化與服務體驗,將跨領域多元視角注入飲食,熟悉之上思考創新,以此重述臺灣人的生活。透過拾撿(食材)、尋位、品嘗三個步驟,完成尋常茶的食物體驗。
薏仁的冰火逆襲 / Pearl Barley’s Counter Attack(火代表)
香烤薏仁酵母司康、仙草蜜茶凍、仙草蜜焦糖
失戀冬瓜茶 / Heartbroken White Gourd
香檸冬瓜奶油餅乾、冬瓜檸香焦糖、糖香漬檸檬
杏仁名油條 / Deep Fried Dough Stick ‧ Apricot Kernel
蛋香杏仁茶甜粥、中式油條、南杏糖漿、杏仁碎、薑糖
薏仁的冰火逆襲 / Pearl Barley's Counter Attack(冰代表)
薏仁冰淇淋、仙草淋醬、香烤花生脆
苦 盡 甘 來 / Bittersweet
苦茶泡沫、糖裹化核應子、山楂玫瑰凍
位於現場吧台桌上的尋常茶食材原料展示。
透過幻燈片上的尋常物件為線索,找尋現場座位就坐的趣味體驗。
以尋常街頭小報作為菜單的設計概念。
每一道茶食的介紹頁,下方亦有該茶食設計所使用的原材料小知識。
菜單的背面,有尋常茶所有產品所使用的在地食材、合作品牌和店家路網圖。鼓勵食客體驗尋常茶後,前往走訪在地店家,深入親炙尋常在地生活文化。